查找文章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累计访问:
校党委中心组就“中国梦”进行今年第5次集体学习
来源:发稿时间:2013-06-07 浏览次数:846
6月6日下午,校党委中心组在行政楼第五会议室进行2013年第5次集体学习。本次学习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张宏霖专题解读美国视角下的“中国梦”。副校长夏文斌主持会议。
张宏霖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本质是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起点,分三步走,到本世纪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首先从“美国梦”讲起,回顾了美国建国237年的历史,阐释了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梦”产生的背景、“美国梦”的四大要素、“美国梦”的灵魂、“美国梦”的显著特征等,分析了全球化与6000年人类文明史及500年全球化时代世界性大国的崛起过程,对比了历史上(工业革命后)美国、日本、韩国三次成功追赶的经验,强调中国在历史上(过去600年)失去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第一次为 郑和下西洋 ,当时中国至少与西欧在同一水平,但没有在当时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第二次为 洋务运动 ,清政府未重视;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冷战。1978年中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才有了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如今,中国已经迎来新的机遇,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与发展阶段正在由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向后工业化经济迈进,这一过程与美国历史上“进步时代”(1880-1920年为美国崛起的40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非常相似。因此,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的最佳途径不是放慢发展或停下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发展来解决或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张宏霖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需要的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而未来的十几年的时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是梦想。
整个解读分析数据客观翔实,见解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让全体与会成员耳目一新,为与会成员进一步理解如何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考。
校领导吴新平、陈创夫、郑旭荣、陈旭东、刘吉华、孟卫民和其他中心组成员参加了学习。
邓昌豫(文)施杰瀚(图)
本文由http://www.deviatedtrainers.com/jiaoxuekanwu/4884.html原创,转载请备注出处谢谢配合!